雪域高原,寒風凜冽。“3、2、1,起爆!”一聲令下,某報廢彈藥銷毀場接連傳來3聲巨響,地面隨之顫動。4個作業坑為什么只響了3下?大家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因為這意味著還有1個作業坑的炸藥未被引爆。
緊要關頭,擔負銷毀作業任務的陸軍某儲供基地保障隊文職人員李寧充分研判,向現場指揮員請示后,迅速穿好防爆服、帶齊裝備,前往目標點位處置“啞彈”。
有著10余年排爆經驗的李寧,自信沉穩。只見他小心翼翼撥去炸藥表層的虛土,仔細檢查一番后,再次插上導火索、填埋好掩土、拉開導火管,一連串動作一氣呵成。伴著“轟隆”一聲巨響,現場一陣歡呼,大家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紛紛向李寧投去敬佩的目光。
類似的場景,李寧已經經歷過很多次。他走出排爆現場,脫下了厚重的防爆服。此時,盡管氣溫很低,但汗水早已浸濕了李寧的迷彩服。大家的歡呼、上級的肯定,讓他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你剛才咋那么沉著,難道就一點也不怕嗎?”一名戰友問道。
“報廢彈藥隨時可能爆炸,說不怕是假的。但越緊張就越容易出錯,必須要鎮定從容、臨危不懼。”李寧邊擦汗邊這樣坦言。
從軍16載,李寧歷任副班長、班長、分隊長、銷毀技師等,曾獲優秀士兵8次,榮立三等功1次。2019年服役期滿后,他選擇“兵轉文”,繼續留在部隊。
加入文職人員隊伍后,李寧在本職崗位上刻苦鉆研、大膽創新。一次,在執行某型彈藥銷毀任務中,李寧發現用傳統設備直接切割費時費力,且受設備數量限制,任務推進相對緩慢。
“必須改進方法,才能高效完成任務。”那段時間,李寧白天鉚在測試間,邊實踐邊琢磨,晚上回到辦公室梳理難點、查閱資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不懈努力,他成功創新了該型彈藥的銷毀方法,作業效率大大提高,最終提前完成任務。
創新成功后,李寧勁頭更足,又投身多種類型彈藥銷毀方法和設備改進的創新攻關。其中,他改進的某彈藥拆卸設備,操作更加便捷,安全性能更高。
前不久,因表現突出,李寧被評為“四有”優秀文職人員。談及未來,李寧目光堅定:“我要努力奮進,力爭更安全高效完成每一次彈藥銷毀任務,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解放軍報)
【編輯:蘇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