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進博會)訪談|五赴進博之約? 進博會成聯合利華引進國外新品“加速器”
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繆璐)“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是商家必爭之地,而進博會則是中國市場給外資企業打開的一扇門。對于聯合利華而言,進博會不僅讓展品變商品,還讓很多展品從進口變出口。”聯合利華北亞區副總裁、聯合利華中國公共事務總裁曾錫文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五赴進博之約的聯合利華,不僅是參展商,還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商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擁有頗多經驗的聯合利華,深知在進博會大展拳腳的重要性,今年在消費品展區設置兩大展臺,總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成為參展以來面積最大的一次。“在進博會開設兩個展臺的企業應該是比較少的,這正體現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信心。”曾錫文說。
談起自家的“進博經”,曾錫文表示,早期聯合利華在中國只有20多個品牌,品牌想要進來需要接受市場調查,周期較長。經過五屆進博會后,聯合利華在中國市場已有40多個品牌,“所以進博會實際加快了國外新品引入中國的速度。”
如今進博會已經成為聯合利華引入進口新品的第一站,“我們現在要引入一些新的進口產品,都會先帶它們到進博會來展示,積聚人氣。”曾錫文說。今年也不例外,聯合利華精選了二十多個海內外暢銷品牌、數百款產品亮相進博會。
實際上,從第一屆進博會開始,其溢出效應就已經實實在在反映在聯合利華的展品上。據曾錫文介紹,聯合利華在第一屆進博會引入的花木星球品牌,投放市場后賣得很好,此后就開始在中國工廠進行生產,然后出口到其他國家。
這樣的例子還復制到了隨后幾屆進博會的展品上,“這些產品原先是從國外進來的,經過進博會的展示發酵后,現在反而變成出口了,這樣的變化是不是很神奇。”曾錫文說。
今年聯合利華展區還專門開辟出一個空間展示了聯合利華在中國投資設廠和發展的100年歷史進程。曾錫文強調:“我們在中國的發展,看的是長期發展,下個百年,我們將繼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