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月6日電 (記者 鄭瑩瑩)“我的教育背景可能在學界稍顯‘異類’。我先后取得了心理學學士學位、認知科學博士學位,而我的首份教職是與神經科學相關的。在步入我目前從事的智能科學和統計研究領域的過程中,我還參與過分子生物學、統計物理學、經濟學、控制理論、語言學和運籌學的項目……”美國計算機科學與統計學家邁克爾·I·喬丹(Michael I. Jordan)6日在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如是說。
他告訴大家,上述廣泛涉獵各專業領域的經歷都發生在他30歲之后,而當時他還從事教職,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當天,他獲得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在獲獎感言中,他跟年輕人們說:“在找到你們確定想要深耕的方向前,請勇于探索不同領域。”
他表示,得益于大學體制特有的學術自由,他最終選擇扎根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
在探索的過程中,他逐漸明白,這不是一門新興科學,而是一門新興的工程學科,“與早期出現的那些工程學科一樣,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同樣源于基礎科學,自然也能夠吸引年輕人。”
他還表示,與其他工程學科一樣,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必須通過國際合作,才能走向繁榮并實現愿景。(完)
【編輯:陳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