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棗陽2月25日電 題:湖北棗陽:做強襄陽都市圈東翼支撐
作者 李曉軍
33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及竣工,11路大軍直奔“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招商,一批百億級項目相繼落戶……
初春時節,湖北棗陽涌動發展熱潮。該市以百強進位凝聚前進動力,加快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做強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東翼支撐。

鏈式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一箱箱自主研發的空調零部件從湖北港利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裝箱發往全國各地;湖北飛龍摩擦材料公司出口訂單排至5月,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近日,走進棗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派熱氣騰騰景象。
堅持鏈式發展理念,棗陽著力推動產業鏈集群式、生態鏈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目前,該市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醫藥化工四大支柱產業達到百億級別。全市規上企業達278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20家。
2022年,棗陽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5.8億元,可比增長6%。工業總產值達1101.6億元,同比增長12.4%。連續5年躋身賽迪百強縣榜單,2022年位居第84位,五年前進15位。
2023年,棗陽力爭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1200億元。
襄陽市委常委、棗陽市委書記孟艷清說,將引導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加快構建“124”現代產業集群,打造區域性現代產業中心,實現棗陽百強進位、千億突破目標。

科創技改齊發力促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是立市之基、強市之本,是棗陽百強持續進位的“密碼”。
通過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行動,該市92家企業與100多所高校深度合作,引進高技能人才13000多人,60多項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趨向生產線。
目前,棗陽已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家,“棗陽經開區汽車新材料創新型產業集群”獲批省級創新型產業集群。
同時,通過實施“百企百億”技改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等,棗陽加快傳統產業升級,讓“老樹開新芽”。
走進棗陽市純瑞紡織有限公司,偌大的車間“只聞機器聲,未見員工影”。
“市場倒逼企業投入5000萬元引進德國進口自動化生產線,只需18名工人,年產值就能達到6000萬元。”純瑞紡織董事長張啟國介紹,2022年,在多重困難疊加影響下,純瑞紡織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
據統計,2022年,棗陽共實施技改項目91個,完成技改投資近90億元,50余家企業通過技改迎來發展新局面。

優化營商環境助推經濟發展
今年“春風行動”,棗陽舉辦“送崗位到家,送員工進廠”活動,4000多名求職者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解決120多家企業用工之需。
棗陽市市長孔令波表示,全力打造“有事‘棗’辦、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讓一流的“軟環境”成為發展的“硬實力”。
“是政府的誠意讓潤陽落子棗陽。”湖北潤陽新能源公司總經理錢友平介紹,深耕棗陽10余年,企業已在襄陽地區聚集約20家上下游配套企業,產業鏈更完善。
今年總投資60億元的湖北潤陽二期鋰電池生產項目全線開工,建成后年產值可達20億元,成為雙登集團江蘇總部以外最大的生產基地。“我們準備將集團的華中總部設在棗陽。”錢友平表示。
據介紹,棗陽將深入開展“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企業幫扶活動、“百名干部進百企”、“評單位、評局長、評股長”涉企服務作風評議活動,致力于打造“親清”政商關系,以營商環境之“優”,促一季度“開門”之“紅”,保全年經濟之“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