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再現大額訂單。
鈞達股份2月24日盤后發布公告,公司下屬公司計劃2023-2025年向上機數控及子公司合計采購9.5億片單晶硅片。按最新市場價格測算,預計采購金額高達59.09億元(含稅)。
鈞達股份是光伏行業的大牛股,2021年6月至2022年底,其股價從不足20元/股最高漲至267.23元/股,漲幅超過13倍。截至2月24日,鈞達股份報179.12元/股,最新市值253億元。
簽訂硅片長單銷售合同
公告稱,因光伏電池片業務規劃及經營發展需要,鈞達股份下屬公司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饒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饒市弘業新能源有限公司與上機數控及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頭)有限公司簽訂了《硅片采購框架合同》。
根據合同,2023-2025年鈞達股份下屬公司計劃向上機數控和弘元新材合計采購單晶硅片9.5億片(上下浮動不超過20%),具體采購價格采取月度議價方式,最終采購金額可能隨市場價格及實際采購數量的浮動而變化。
參照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公布的價格測算,預計2023-2025年采購金額總計為59.09億元(含稅),實際以簽訂的月度補充協議為準。
在此之前,雙方還于2022年3月簽訂長單購銷協議,約定了2022年3月-2025年3月的采購總量為6.48億片,總計采購額達43.42億元。
積極擴張產能
鈞達股份主營業務為光伏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為大尺寸高效P型及N型電池片,是近年光伏電池賽道異軍突起的一支新勢力。2021年9月,鈞達股份收購捷泰科技51%股權,跨界進入光伏電池領域,此后開始持續擴張產能。
公司此前表示,光伏電池行業目前正在從P型向N型進行升級迭代,下游組件廠商亦紛紛轉型N型產品,市場對N型電池的需求會逐步加大,但目前N型電池存在技術、投資等方面的高要求,未來幾年行業內N型電池將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目前,公司建成及規劃中的生產基地共3處,規劃年產能53.5GW。目前已建成兩大生產基地,其中上饒基地具有年產9.5GW大尺寸P型PERC產能;滁州基地規劃18GW N型TOPCon產能,其中一期8GW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建成達產,產品效率達24.9%以上,二期10GW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上半年達產。
除此之外,公司還計劃在淮安打造第三大生產基地。2022年10月,公司與淮安市漣水縣政府簽訂年產26GW N型電池片項目合作協議,項目分二期實施,一期13GW計劃于2023年投產。
業績扭虧為盈
在轉型光伏電池之前,鈞達股份主營業務是汽車塑料內外飾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受新冠疫情及汽車行業下滑等因素影響,近年公司凈利潤持續下滑。去年,公司出售了原有的汽車飾件業務相關資產組,并完成收購捷泰科技剩余49%股權,進一步深化戰略轉型。
隨著戰略轉型的持續推進,鈞達股份去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大幅增長,預計全年業績將扭虧為盈。根據預測,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6.8億元-7.8億元,而2021年公司虧損約1.79億元。
其中,作為公司光伏業務的核心主體,去年捷泰科技率先在行業內實現了N型電池的量產,出貨量和凈利潤大幅增長。2022年,捷泰科技電池片出貨量10.72GW,同比增長88%;營業收入約120億元,同比增長約120%;凈利潤約7.2億元,同比增長約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