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打拼的90后情侶張希和胡安媛已經在房車上生活了近三個月。因為房租貴、通勤時間長,他們索性放棄了“房”,選擇以車為“家”,購買房車加改造共花費16萬元,五臟俱全的房車成了他們的溫馨“小窩”。
近日,這對情侶的“深漂房車生活”得到很多網友的關注,有人羨慕他們擁有可移動的“家”,活得恣意灑脫;有人說他們四處漂泊,不夠踏實。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他們表示,房車生活雖然有著各種不便,但把車停在工作地附近,結束了通勤煩惱,省了房租,“在這座城市,我們有了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更有歸屬感。” 紫牛新聞記者 萬惠娟
視頻圖片/受訪者提供
小情侶“蝸居”在城中村想要結束通勤麻煩
大學畢業后,張希一直在湖北十堰做著品牌策劃的工作,胡安媛在海南海口從事會展相關工作。最初兩人是甲方和乙方的關系,相處過程中漸漸互生好感,談起了戀愛。
張希告訴記者,眼看就快三十歲了,“想逼自己一把,必須出去闖一闖了。”2021年7月,兩人一起到了深圳,在城中村里租了間9平方米的單間,月租2500元,包水電。
張希繼續從事品牌策劃工作,胡安媛進入金融行業工作。“城中村的房租便宜些,如果搬到公司附近,房租得翻倍。”張希說,兩人每天都奔波在公司和出租屋之間,來回通勤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枯燥疲憊的“兩點一線”生活讓他們一到周末就拼命逃離,開車去城郊野外溜達。
這樣生活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張希突發奇想:既然平日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司上班,回家就是睡個覺,為什么還要租房呢?張希告訴記者,他一直對“說走就走”的房車旅行特別熱衷。他試著跟女友商量能不能住在房車上,沒想到對方很贊成。他們先租了一輛房車,盡管配置比較簡單,只有基礎的床、廚具、冷藏箱和移動廁所,但體驗了一段時間,他倆覺得還不錯。張希又在網上查詢了大量資料,分析了住在房車上的各種優點和缺點后,決定長期住下去。他們看遍了市面上的房車,卻找不到一輛“既能滿足吃喝拉撒日常所需,還有居家感覺的”,于是決定買車自己改造。
去年底,他們花13萬元買了輛里程只有3萬公里的二手房車,巧的是,車的面積為9平方米,和他們的出租屋一樣。
裝修“小白”自改房車竟被逼成“半個木匠”
房車開回來后,他們先住了幾個月,找出適合自己生活的布局和設施。2022年3月,在咨詢了房車廠改造費用后,他們決定自己動手。兩人此前并沒有接觸過車輛改造,先畫了草圖,在網上花150元請人做了3D效果圖。起初,好不容易有位木工師傅接單,實施過程中因“貨不對板”頻頻返工,多花了錢。“后來能自己動手的活基本都自己做了。”張希調侃說,自己活脫脫成了“半個木匠”。改造過程中,兩人偶爾也會產生分歧,胡安媛想要一個可以掛衣服的衣柜,“我們看了很多房車,都是沒有衣柜的。但她一個女孩子,特別想要一個衣柜,我只好妥協。”張希說,看了很多資料,搗鼓了很長時間,最后硬是做了一個衣柜出來,效果還不錯。
經過兩個月改造,“新家”終于完工,改裝費用一共花了3萬元。床、廚房、洗手間、空調、電視、熱水器等配備齊全,為了增加儲物空間,他們還在車的頂部做了8個吊柜。為了實現臥室和客廳的雙重功能,他們將固定的床換成沙發床,空閑時可以在這里喝茶看書,睡覺前將沙發底下的木架拉出,跟對面的座椅拼接,就是一張大床。“這里面是我們一點一點搭建起來的,就像是我們的孩子一樣,我對它太有感情了。在深圳這座城市,我們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這種歸屬感很重要。”胡安媛說。
2022年5月,兩人正式入住可移動的“家”,開始了“深漂房車生活”。張希開玩笑地說,他們做了一件讓房東無語、讓地產銷售哭泣的事情——住在房車上。
房車生活“省”字當頭有甜蜜有煩惱,更多是安心
吃喝拉撒都在一輛車上進行,這對日常生活也是一種考驗。兩人要提前做好規劃:房車的蓄電池只能提供5度電,一周得充一次電;水箱盛水量是100升,可以滿足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加滿可以用5天;烹飪會盡量采用蒸煮燉的方式,最大程度減少油煙;陽光明媚時,衣服晾在房車旁邊干得很快,下雨或者出門時只能晾在駕駛室;生活排污要及時處理。
張希告訴記者,如今,白天他把車停在胡安媛公司停車場,它是對內部員工免費開放的,晚上就把車移到路邊停車位上,找充電樁也方便。“住在房車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早上能多睡一會兒,不用早起了。”胡安媛告訴記者,如今通勤非常方便,走路5分鐘就能到公司。
當然,住在房車上也有諸多不便,用水用電能省則省,夏天洗冷水澡,盡量不開空調。很多人特別驚訝,覺得在深圳這么炎熱的天氣下晚上睡覺竟然不開空調。張希解釋道,他們晚上停車的地方離山林很近,有涼風,挺涼快的,“我們在房車上住了兩個多月,只在7月底開了幾天空調。如果開空調的話,第二天就得找地方充電了。”
“以前我洗澡要花半個小時,現在就像一個男生一樣,5分鐘搞定。”胡安媛笑著說,如今他們的環保意識都變強了,還半推半就地過上了“極簡生活”,“不是生活必需品就盡量不買,剛好省錢了,但有時候也很煩惱,比如我最近想買個冰箱,但不知道要把它放哪里。”
自從住在房車上后,他們需要經常向別人求助,比如說有時候加一下水、充一下電、借一下廁所,“被拒絕的情況真的很少,別人都很愿意提供幫助。”自從住進房車后,小情侶也有了更多時間相處,“以前下班都八九點了,根本說不了幾句話。現在晚上我們一起吃飯、健身,學習拍攝和剪輯,時不時聊聊天斗斗嘴。”
一到周末,他們就開著車遠離市區,去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愜意地享受假日時光,“房車的好處就是省了住酒店的錢,還不用收拾行李,睡醒就可以出發。” 胡安媛說,她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態。
很多人好奇,住在房車上一年能省下多少錢?張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之前租房每月2500元,兩人的通勤費用是800元,一年下來大概是四萬元左右。如今停車不花錢,充1度電的價格是1.6元,充滿只需8元,加水可以去公共廁所,偶然會求助一下小賣部,花費也不多,“目前就是省了房租和通勤費用,其他生活開支還是跟之前一樣,不出意外的話,四年之后買房車的錢就回本了。”
胡安媛告訴記者,未來肯定要面臨結婚和生子的問題,如果孩子適應,他們或許會繼續住在房車上,不行的話可以回到出租屋里生活或者回老家,“如今,我們在深圳有了一個家,接下來就可以安心奮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