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花田間,心阡陌,詩酒聲聲喚我回?!贝蟀蜕交ㄌ锼囁牍澲荚谔剿魉囆g、文化、創意與土地、農村、自然的共生關系,并已在四川省宣漢縣白馬鎮連續舉辦至第四屆。
日前閉幕的第四屆大巴山花田藝穗節以“新路·新生”為主題,以“藝術在野: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創意設計工作營”作為開幕活動,閉幕式上成功舉辦了白馬鄉創論壇、白馬花田圓桌對話以及四大藝術展覽“賞年畫·過大年·新年畫主題藝術展”、“這是我的樂園·城鄉兒童美術作品展”、“爺爺的巧手·剪紙藝術作品展”、“繁花不響:白馬花田鄉創行動履跡展”系列活動,除論壇與展陳外,此次藝穗節還包括了村民院壩文藝演出、花田豐年美食集市、花田工坊剪紙手工課、茶與花·插花茶道人文小課堂等衍生活動。

“藝術在野——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創意設計工作營”邀請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陳炯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后彭瑋等國內鄉創與藝術領域專家學者作為項目導師。為期兩周的活動中,營員們分為七個小組,在白馬畢城村展開不同主題的田野考現活動,通過實地觀察法、跟蹤觀察法、半結構式訪談法等方式展開調研,并通過繪圖、文字記錄、攝影、錄音、設計等多種形式完成考現記錄與視覺創意作品的創作,在鄉野的行走與調研中體悟文化創新與創意營造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發展形式與具體內涵,探索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機制,并由“白馬花田營造社”推動營員創意策劃方案在白馬鎮畢城村的具體落地。

白馬鄉創論壇以“鄉村微治理”為主要議題,圍繞環境的微改造、產業的微提升、村民的微治理三方面展開。大理大學滇西民族藝術研究院院長周建朋、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蔡淑娟、四川美術學院藝術與鄉村研究院辦公室主任王志偉等嘉賓從各自實踐出發,積極探討富有文化創意與藝術特色的鄉村綜合服務場景,展示了鄉村振興實踐中的亮點與活力。
四大藝術展覽以創意激活當地民俗文化、故事傳說、手工造物、節日慶典等文化旅游資源的活動現場吸引了數千名本地鄉民和外地游客,配套的美食集市不僅為村民的農特產品提供了展示和銷售的機會,也讓不少遠道而來的游客得以一次嘗遍宣漢傳統美食。
向勇教授指出,花田藝穗節創設了一種全新的鄉村動員機制,通過藝術與鄉村的對話,文創與鄉民的共生協作,建立起所有參與者情牽這方花田的地方依戀、地方依賴和地方認同。事實上,他正是本屆藝穗節活動開展的核心地點白馬花田國際鄉村創客營的發起成立人之一。自2019年啟動以來,白馬花田國際鄉村創客營秉持“共生、連接、賦能”的理念,持續進行藝術介入與創意營造,先后開展“花田課堂”“花田藝穗”“花田藝繪”“花田鄉談”和“花田游學”等一系列鄉村振興的公益行動和文創產業的創新實踐,探索文創鄉建的新模式,為四川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建設提供了新的鄉建思路與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