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珊瑚安全”公眾號 8 月 15 日發文稱,沒想到“校園霸凌”竟成了娛樂段子,被短視頻創作者們當作“創作靈感”,成為一股歪風邪氣。
“我被霸凌了,校霸抽了我 800 個嘴巴子,我不服,放學后把他約在小花園,他又抽了我 800 個嘴巴子,我服了。”在短視頻平臺,有不少博主使用了這句臺詞來拍攝視頻。甚至還有部分商家也利用該話題文案進行產品展示,如配文“我被霸凌了,校霸抽了我 800 個嘴巴子,也要搶我的加絨黑絲”。
“微信珊瑚安全”稱,校園霸凌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卻在短視頻平臺成為娛樂話題來玩梗引流。如果不加以遏制,可能會對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的孩子們造成不良影響。
[微信整治擺拍校園霸凌“玩梗”視頻:將對不良內容及賬號進行處置]
除了“我被霸凌了”“校園爸凌”外,還有一類惡性話題是“吐槽奇葩同學”。視頻中博主一人分角色扮演“十惡不赦”的奇葩同學,表演所謂奇葩同學“不自愛”、“不檢點”、“不道德”的情節,甚至還有“患有性病”等言語激化矛盾、煽動攻擊同學的編造內容,從而以此博得流量關注。
“微信珊瑚安全”獲悉,針對擺拍校園霸凌“玩梗”視頻,將校園霸凌行為娛樂化的行為,平臺將依據相關規則對此嚴加管控。涉及未成年人相關視頻的具體創作規則,在《微信視頻號運營規范》中也有明確的規定,禁止傳播有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況:
殘害、虐待、體罰未成年人的;涉及實施未成年人性侵害的;
展示校園欺凌的內容;
其他危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和健康的;
推銷或演示可能危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或健康的玩具物品的;
含有未成年人飲酒、吸煙、吸毒行為的內容;
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或有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
展示未成年人婚育的內容;
宣揚和鼓勵未成年人厭學棄學的內容;
歪曲和惡搞經典卡通形象或供未成年人觀看的其他文藝作品;
利用未成年人進行惡俗表演、超越未成年人身體負擔進行表演、工作等;
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對未成年人價值觀產生錯誤影響的內容。
微信稱將持續凈化平臺環境,強化校園暴力娛樂化內容治理,并按照平臺的相關規定,對不良內容及賬號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