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常以民主和人權“捍衛者”自居,肆意指責他國人權狀況。在對外關系上,英國習慣向世界各國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和政治體制。這種喜歡將自己的觀念強加于人的做法來源于英國對自己政治制度的盲目自信以及對自身諸多問題的視而不見。事實上,英國自身在人權問題上劣跡斑斑,人權保障水平每況愈下。
殖民歷史造成的人權惡果延續至今
英國在歷史上犯下對外侵略和殖民的嚴重罪行,還曾在殖民地犯下種族滅絕罪行和反人類罪行。在澳大利亞,英國殖民者曾長期大肆屠殺當地土著人,進行種族清洗。1794年至1928年間,澳大利亞至少發生過270次針對原住民的屠殺事件,其中單次死亡人數超過20人的屠殺行為就超過百起。直到20世紀20年代后期,澳大利亞政府武裝力量還在公開參與屠殺活動。1964年,英國在肯尼亞集中營關押了近百萬肯尼亞人。肯尼亞和塞浦路斯等國曾就英國殖民時期的屠殺和虐待等罪狀向英國要求進行殖民賠償,但英國對此置若罔聞。
英國從亞洲、非洲、美洲等殖民地運回大量黃金和工業原材料用于自身發展,同時還通過控制殖民地經濟命脈、向殖民地征收稅款等途徑發展自己。這種掠奪破壞了被殖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權,導致很多亞非國家至今仍然深陷混亂和貧困。
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殖民國家經常在殖民地挑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沖突,激發當地族群之間的仇視情緒,分裂當地社會,從而維持自己的殖民統治。這種分裂行徑為殖民地的發展帶來了很大阻礙,使它們經濟凋敝,政治動蕩,同時也損害了殖民地的本土文化。
據統計,歷史上美洲70%的黑人奴隸是由英國和葡萄牙從非洲販運而至的。其中,英國販運了約310萬黑人至其加勒比和南北美洲等殖民地。無數黑人在販運過程中死亡。在2001年的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世界大會上,一些與會代表指出奴隸貿易是令人發指的反人類罪行,西方應該承認過去的奴隸貿易罪行,并建立一個國際賠償機制。奴隸貿易和殖民是導致非洲貧窮,發展落后和被邊緣化的根源。
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失措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英國是歐洲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排名第二的國家,還有4萬多人死于該疾病的并發癥,其中許多老人在養老院過世,而男性的預期壽命自有記錄以來首次下降。英國一個獨立監管機構在2022年3月的一份報告中批評了疫情期間廣泛執行“不要嘗試心肺復蘇”命令的做法是侵害生命權。新冠肺炎疫情對英國黑人和少數族裔醫療工作者造成特別大的負面影響,凸顯了健康權保障的不平等。
英國的法律專家批評政府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匆忙制定的緊急立法在程序上存在諸多問題,在執行標準方面也不明確。英國議會人權委員會認為,有關立法沒有經過有效的立法審查,對人權保障不足。緊急立法放寬了社會護理服務和評估的規則與標準,增加了對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的拘留時限,這引起了人們對疫情期間殘疾人和老年人權利遭到侵犯的擔憂。2021年10月,英國政府取消了為600萬低收入者或失業者每周增加20英鎊社會保障金的救助,而這是在2020年4月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推出的措施。在能源和食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這一取消救助金的措施將使50萬人陷入貧困。
特定群體的人權法治保障不力
英國政府部門帶頭破壞法治,執法人員肆意侵犯人權。英國的警察暴力犯罪呈上升趨勢。在多方壓力下,2020年6月,一名警察因在2016年殺害黑人男子達利安·阿特金森被判決有罪。該警察長時間電擊受害者并兩次踢踹其頭部。2020年8月,英國國家預防機制發表的報告承認,蘇格蘭羈押場所內部長期擁擠不堪,超過羈押時限問題嚴重。
在英國,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嚴重。據統計,英國因種族原因導致的仇恨犯罪在同類犯罪中占比最高。2020年至2021年,總共發生了85268起種族歧視犯罪案件。在2021年,種族和國籍仇恨事件比上年增加了73%,其中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占到了38%。英國對穆斯林的歧視增加,嚴重阻礙了他們正常的就學和工作。如今,穆斯林成年人更難找到全職工作,而青年穆斯林被欺負和被騷擾的問題日益突出。英國社會的宗教不寬容問題日益加劇。歐洲的羅姆人在入境英國時被拒絕的概率比非羅姆人高出400倍。
英國在移民問題上也與其聲稱的人權和人道主義立場背道而馳,粗暴對待其移民和難民。2020年,大約有5000名移民和尋求庇護者不定期地乘船從法國抵達英國。為此,英國政府威脅要退出《歐洲人權法》管轄,并利用離岸拘留和處理便利將抵達者驅逐出境。在這一過程中,英國還持續拘留尋求庇護的兒童和面臨驅逐的移民兒童。這些都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英國政府還對移民規則進行了修改,使在英國尋求庇護變得更加困難。該國《國籍和邊界法案》包括根據尋求庇護者到達英國的方式和申請庇護的時間來懲罰他們的條款,以及進一步將尋求庇護者定罪的修正案,允許政府不經通知就剝奪一個人的英國公民身份。英國內政部宣布從2021年7月起增加由政府包租的用于大規模驅逐出境的航班。乘坐這些航班的人往往沒能獲得充分的法律建議,他們的訴求未被當局充分考慮就被驅逐。尋求庇護的人也被英國長期關押在非人道的環境中,關押地包括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舊軍營。
在英國,婦女兒童群體的權利保障不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英國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不斷升級。向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援助的團體報告說,婦女和女童提出的幫助請求激增,并指出遠程服務和政府只提供英語的救助服務使黑人、亞裔和少數民族婦女難以獲得反家暴救濟。英國還停止了一項3700萬英鎊的緊急基金,而該基金旨在支持向遭受暴力的婦女和女童提供服務。1922年至1990年,北愛爾蘭許多婚外懷孕的婦女和女孩被送到當地運作的“母嬰之家”、馬格達林洗衣店等場所,并遭受了任意羈押、強迫勞動、虐待和嬰兒被強迫領養等人權被侵犯問題。在多方壓力下,2021年11月,北愛爾蘭政府被迫同意開展侵犯婦女權利的獨立公共調查。此外,兒童貧困問題也日益嚴峻。2019年至2021年,英國有430多萬兒童生活在貧困中,其中單親家庭的兒童、黑人兒童、少數民族家庭的兒童更容易陷入貧困。兒童貧困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例如身心健康欠佳、壽命縮短等。英國政府對兒童貧困問題并未充分重視,有關財政支持明顯不足。
然而,荒唐的是,在本國人權狀況漏洞百出的情況下,英國卻長期將人權視為實現國際政治目標的武器,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只要是盟友,無論其人權狀況如何糟糕,英國都將支持和包庇;只要不是盟友,英國就動輒舉起人權大棒肆意施壓。2020年7月,英國啟動了所謂“全球人權制裁機制”,一方面以人權為借口在涉及香港的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另一方面對美國等盟友嚴重侵犯人權問題卻視而不見,更不愿支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討論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
奉勸英國政府在對他國人權狀況指手畫腳之前,切實解決本國存在的嚴重人權問題,同時為歷史上的殖民、侵略、販奴等罪行進行真誠道歉和賠償,用實際行動促進人權。
(作者:陸海娜,系中國人民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