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高凱)70萬年前古人類遺址周口店、2000多年前宏大的秦始皇兵馬俑、1000多年前神秘的莫高窟、600多年前氣勢恢宏的故宮……在近期推出的繪本《寫給孩子的世界遺產》中,
河南安陽11月1日電 題:殷墟考古如何探尋中華文明根脈?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 作者 闞力 李超慶 1928年,考古人在河南省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大型青銅雕像群,到底意味著什么?三星堆出土的神樹,是否與中國古史傳說中的“扶桑”“若木”“建木”有關?帶著這些疑惑,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四川
宋國定 北京聯合大學考古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主持鄭州商城遺址、鄭州小雙橋遺址、新蔡葛陵楚墓等多項重大考古發掘項目,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文物局項目多項。
濟南11月8日電 (李明芮)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自1928年發現城子崖遺址以來,一代又一代山東考古人構建起“扁扁洞遺存——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
中華文明是全世界最深厚、最獨特、最源遠流長的一條文脈。那么,中華文脈在哪兒呢? 在遠古遺存的一陶一瓦間,在悠悠典籍的一紙一頁里,在黎黎生民的一字一句中。這些不朽的文化印記,交匯在新中國,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多元一體的宏大格局,“元”即單元,指構成上述宏大格局的各組成部分,亦即并存于其時東亞大陸的許多區域或族群及其文化。這一多元一體格局在上古亦有一個起源、形成和早期發展
北京7月21日電 題:杜偉生:古籍在傳承中華文明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作者 陶思遠 浩瀚的中國古籍是記錄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流傳至今的寶貴文化遺產。今天,中國古籍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