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中下旬,A股迎中報密集披露期,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為,“震蕩波動”依然是當前市場行情關鍵詞。一方面,存量資金劇烈博弈仍將持續。另一方面,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風險偏好。
中信證券指出,接下來,市場將處于從“尋找新平衡”到“實現弱平衡”的臨界點。其中,本輪賽道內的大小分化將接近臨界點,行業間的高低分化也將達到再平衡的臨界點,存量資金劇烈博弈仍將持續,市場波動依然較大。
中金公司也表示,海外經濟周期下行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將制約“穩增長”政策發力成效,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風險偏好。因此,市場短期或仍維持震蕩且缺乏主線的特征,且可能還將維持一段時間。
不過,中金公司強調,預計政策向基本面的傳導雖然有時滯,但未來有望逐步見效,且結合目前市場估值再度具備中線價值,對中期市場不宜悲觀。
配置方面,成長股仍然得到了多家機構的看好。
其中,中信建投證券明確指出,隨著風險因素釋放,市場完成震蕩回調,重回基本面的錨,成長依然是主線。同時,綜合宏觀、政策與產業環境,景氣中小盤占優依然有望是一個中期特征。
海通證券也認為,從成長價值風格對比的角度看,未來成長占優的趨勢或仍將延續。行業上,繼續看好新能源等高景氣成長。
不過,中金公司提醒投資者,成長風格在近期連續反彈后,性價比在減弱,后續波動可能開始加大。
中信證券:市場波動或依然較大
展望后市,市場將處于從“尋找新平衡”到“實現弱平衡”的臨界點,市場對經濟修復斜率、政策寬松力度、美元緊縮節奏的預期調整后,將逐漸形成弱平衡。
同時,存量資金劇烈博弈仍將持續,市場波動依然較大,本輪賽道內的大小分化將接近臨界點,行業間的高低分化也將達到再平衡的臨界點。
具體而言,首先,預計7月數據將明確國內經濟修復斜率更平緩,催化基本面預期達到弱平衡。其次,貨幣政策定力較強,地產紓困循序漸進,政策寬松預期下修后,將達到弱平衡。
再次,近期中美經濟趨勢和貨幣政策的分化收斂,外資配置快速調整后,也將實現弱平衡。
最后,近期市場增量資金有限,存量資金調倉博弈依然劇烈,市場仍將維持高波動狀態,結合投資者行為、估值分化程度和交易熱度水平判斷,本輪賽道內的大小分化和行業間的高低分化也將達到再平衡的臨界點。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堅持成長制造、醫藥、消費三大板塊的均衡配置。
中金公司:短期震蕩且缺乏主線
展望后市,受國內局部疫情反復、房地產風險處置和銷量低迷、海外經濟周期下行和區域形勢不確定性等因素,仍將制約“穩增長”政策發力成效,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風險偏好。因此,市場短期或仍維持震蕩且缺乏主線的特征,且可能還將維持一段時間。
不過,結合當前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力度較大,尤其是部分地區房地產支持政策加碼,預計政策向基本面的傳導雖然有時滯但未來有望逐步見效,且結合目前市場估值再度具備中線價值,對中期市場不宜悲觀,“穩”而后“進”。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政策支持領域。具體而言,可以低估值、與宏觀關聯度不高,或景氣程度尚可且有政策支持的領域為主。
其中,成長風格在近期連續反彈后,性價比在減弱,后續波動可能開始加大。伴隨上游價格已經大幅回調,逐步開始關注中下游產業可能出現的修復,戰略性風格切換至成長的契機需要關注海外通脹及中國穩增長等方面的進展。
此外,臨近中報密集披露期,投資者可關注中報業績可能超出預期的行業。
中信建投證券:成長仍是主線
展望后市,市場仍處有為時間窗口。隨著風險因素釋放,市場完成震蕩回調,重回基本面的錨,而今年下半年基本面趨勢要弱于2020年下半年,成長依然是主線。
不過,短期一些非景氣中小盤可能存在交易層面過熱跡象,但綜合宏觀、政策與產業環境,景氣中小盤占優依然有望是一個中期特征。
行業方面,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光伏、軍工、儲能、新能源車、風電、黃金、煤炭、建材、農林牧漁、醫藥等。
國泰君安證券:區間震蕩
展望后市,投資者對于經濟、政策、流動性等預期的修正,將令上證指數從反彈轉向區間震蕩。
日前,剛剛披露的7月金融數據顯示信用擴張的動能在5月至6月脈沖后明顯放緩,居民、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大幅少增,盡管市場對7月信貸數據不佳已有預期,但低迷的結構數據表明在中期維度上若缺乏有力的寬信用載體,則投資者對于總量經濟板塊的預期難以系統性抬升。
但是,盡管風險偏好不再系統性提升,由于不同投資者對于經濟尤其是老經濟和新經濟預期分化拉大,風險偏好走向兩端,即樂觀者對新經濟更樂觀,而悲觀者對老經濟更悲觀。上證指數震蕩并不意味著市場賺錢效應的消失,重點還是在結構。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兩大主題。一是轉型背景下能源轉型、自主可控等科技制造成長股。二是存量經濟下競爭優勢擴大,并且股價已充分調整的傳統賽道龍頭。
海通證券:成長風格有望繼續
成長風格周期內部存在大小盤輪動。2021年7-12月、2022年7月以來,小盤成長明顯跑贏大盤成長。回顧A股歷史,本次成長內部大小盤的分化行情和2014年較為類似。
從基本面的維度來看,2014年大盤成長階段性輪動至小盤成長,主要源自成長板塊業績增速階段性放緩。除了2014年的成長股行情,2021年白酒也是從大盤領漲輪動至小盤的典型案例。行業基本面整體趨勢放緩疊加龍頭性價比不足,共同促成了2021年白酒行業大小盤相對強弱的切換。對比2014年成長和2021年白酒,本輪成長大小盤分化背后同樣是基本面變化。
展望后市,從成長價值風格對比的角度看,未來成長占優的趨勢或仍將延續。從成長內部來看,未來大小盤的相對強弱取決于成長的業績能否再次實現快速增長。具體到行業配置上,繼續看好高景氣成長,如新能源。此外,成長中還可關注TMT板塊。
廣發證券:小盤股行情仍有待驗證
5月初A股反彈以來,成長風格和小盤風格基本“旗鼓相當”。復盤過去兩輪小盤股行情(2007-2011年和2013-2015年),可以總結出小盤股的6大驅動因素:經濟周期、政策周期、流動性、產業周期、并購周期、投資者結構。
當前,3個驅動因素已經滿足:經濟周期方面,小盤股行情一般發生在經濟明顯回落之后,2020年疫情導致經濟下行,2021年“市值下沉”小盤股行情啟動。政策周期方面,“雙碳”新能源和“專精特征”政策相繼落地,將支撐中小微科技股。流動性方面,2021年新一輪“降準降息”周期啟動。不過,小盤股行情仍有3大驅動因素有待驗證。
展望后市,建議結合中報業績、出口鏈韌勁以及貼現率下行的驅動力,把握成長股及局部擴散的投資機會。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關注疫后修復及PPI-CPI傳導受益的食品飲料、家電、批零社服,以及中報業績驗證、景氣趨勢向好的汽車(含新能源車)、光伏設備、儲能、半導體、煤炭。另外,可關注限制性政策轉向邊際寬松的互聯網傳媒、創新藥、地產龍頭。
招商證券:對7月社融無需過度悲觀反應
7月社融明顯低于市場預期。其實,今年在疫情、政策預期的影響下,社融相比預期呈現出一個月高、一個月低的特點。數據剛公布的時候,雖然市場反應較極端,但影響未來一個月市場表現的關鍵,在于市場對后一個月社融的預期。
整體來看,7月28日政治局會議對于財政、貨幣政策的定調仍然保持擴張;7月過低的社融增大了下半年爭取最好結果的壓力,可能會倒逼政策力度加大,也可能導致后續社融回暖的預期提升。因此,對7月低于預期的社融無需過度悲觀反應,建議關注后續基建、制造業投資和保交樓帶來融資需求增速回升的可能。
當前,經濟環境為典型的“強流動性、低社融、盈利觸底”組合,有利于“新機車”(新能源、智能車、通用機械)表現。但隨著交易和持股集中度提升,從β行情演變為分化,輪動加劇導致操作難度加大。
而未來,社融恢復超預期的可能猶存。如果經濟走向類似重要年份下的穩增長路線,則會更加有利于“銀房家”(銀行、地產、家電、家居、建材)表現,屆時A股風格將會實現從小盤成長到大盤價值的切換。
安信證券:市場流動性邏輯獲得進一步鞏固
在經歷了6月社融數據大幅回升之后,7月社融單月新增7561億元,確實偏低。除去季節性因素,也比市場此前預期要低。尤其是結構上,關于居民中長期需求和企業端資產負債表擴張意愿低迷,反映宏觀基本面修復依然偏弱的事實。
在這種環境中,如何理解預期的反復對于A股市場的影響?一方面是看分子端是否再次出現明顯向下的力量擊穿對于分母端的支撐,另一方面是看當前基本面狀態下,市場此前一直基于流動性邏輯支撐怎么評估。整體來看,當前市場流動性邏輯獲得進一步鞏固。接下來,經濟不排除短期超預期修復可能,流動性環境或比預想得好。
隨著中報密集披露期接近,市場對于業績驗證和再評估的關注度上升。從當前基本面視角出發,最值得邊際重視的為疫后需求修復、成本沖擊減弱,如汽車零部件、電機、農化、啤酒、快遞、眼科、風電、小家電。
財通證券:中小成長仍有望繼續占優
經濟復蘇一波三折,數據驗證反復,市場處于震蕩期。國內通脹上行對貨幣政策難制約,流動性難收緊。海外加息預期放緩,“外緊內松”環境下,以國證2000、中證1000為代表的中小成長仍有望繼續占優,建議關注信創、新能源+、機器人、XR電子硬件等方向。
以上證50、滬深300為代表的低估值藍籌和經濟復蘇方向,也進入較好性價比配置區間,可慢慢配、慢慢買,積累底部便宜籌碼。當前時點,視角應該“前瞻”而非“后顧”,市場預期會從“不相信復蘇”轉向“至少相信弱復蘇”,展望未來6個月,有望獲得較好的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
展望后市,還可關注經濟復蘇的大消費類核心資產,如消費性醫療、白酒、社服、醫美化妝品、家電家居等,以及水利、城市管廊、公路等方向。
華西證券:結構性震蕩為主
展望后市,隨著三季度國內經濟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窗口,7月社融的回落再次強化了當前“經濟弱復蘇+資金面寬松”的格局,有助于A股底部區間的夯實。
不過,八月下旬的財報密集披露期,賽道股面臨業績檢驗,A股將更多的呈現“結構性震蕩”行情為主。
配置方面,中長期來看,資產配置荒客觀存在,流動性充裕的環境有利于對A股估值形成支撐,下半年A股中樞仍將緩慢上移,成長板塊為布局重點。
行業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兩方面:一是受益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高景氣板塊,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二是受益下半年防疫政策或不斷優化的可選消費品,如食品飲料等。
澎湃新聞記者 田忠方 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