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為何說數據資產化是數字化轉型的高級形態?
上海2月24日電 (高志苗)“數據資產化是數字化轉型的高級形態。”上海數據交易所總經理湯奇峰24日如是說。
第三屆上海數字創新大會同日在中以(上海)創新園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大會以“數智‘半馬蘇河’賦能城市未來”為主題,聚焦上海數字創新發展。
湯奇峰認為,基于數據要素流通價值鏈,數據資產化有“三部曲”,即數據產品認定的基本條件、可交易數據產品條件以及數據產品入資產憑證的條件。“交易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數據資源通過標準化的運作變成數據產品。”湯奇峰說。
據了解,2021年成立的上海數據交易所以多項“首發”,破解數據交易中存在的難題。截至2022年底,上海數據交易所數據產品掛牌超800個,涉及金融、交通、工業、通信等12個行業領域,數據產品交易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
從數據資源到數據產品,再到數據資產,是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路徑。湯奇峰表示,過去所說的數字化轉型更多的是數據治理,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階段。數字化轉型的高級階段應該是數據資產化,也就是如何把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產。
零幺宇宙(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執行總裁上官蕓告訴記者,數字化轉型是范疇更廣的概念,包括了數字化設施建設和數字化作業流程,是“采數”和“用數”的整體表達。而數據資產化,是一種“伴生”趨勢。
“數據成為生產要素已是社會共識,但不是所有數據都有資產價值。數據資源當中被重復使用的那部分才會資產化,具有流通中的定價,有些數據資產被專業開發變成數據產品,具有商品價值。”她說。
數字資產從抽象概念到實際落地需要產業上下游的認知和實踐推動,上官蕓強調,作為高性能互聯互通元宇宙構建者,零幺宇宙以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為底層技術,提供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資產管理平臺、虛擬場景構建等數據可信治理和數字資產管理相關技術與產品服務。
“我們一方面加強區塊鏈和隱私計算的組件化研發,布局數字資產流通設施和產品;另一方面探索和嘗試可能標準化定義的資產類別,在文創資產、碳資產、個人數據資產等類別的資產定義、定價、流轉鏈條打通方面,深入挖掘行業上下游資源,推動產品化落地。”上官蕓說。
漢理資本董事長錢學鋒直言,數據資產化是目標和方向,但是要達到數據資產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數據作為核心的生產要素之一,資產化可能是未來長時間面臨的課題,比如說數據確權、互信等都是在資產化過程中會碰到的問題。但是很明顯,現在已經開始啟動了,這需要有個過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