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國文聯指導,廣東省文聯、廣州市文聯主辦的“光影交心 灣區交融”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第一屆“光影魅力”灣區電影合作論壇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辦。本次活動邀請大灣區電影藝術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文化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
主旨演講:
走出多元化、數字化、國際化的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現場,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院長尹鴻,金盾影視中心主任李學政,廣東省電影家協會主席、珠江電影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垂林,廣州市電影家協會主席、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蔣德富分別帶來主旨演講。
大家紛紛認為,隨著粵港澳文化藝術合作不斷深化,尤其是影視制作生產、電影人才交流等方面的長期攜手,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發展迅速,逐漸走出一條多元化、數字化、國際化的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尹鴻以“灣區電影發展的三駕馬車”為題,圍繞灣區電影發展提出建議與思考。在他看來,人才、企業、作品三者之間的良性循環,是大灣區電影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
圓桌對話:
大灣區發展電影產業有三大優勢
在“攜手共促灣區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圓桌對話環節,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廣州市電影家協會主席蔣德富,壞猴子影業CEO王易冰,聯瑞影業CEO曾繼媛,《流浪地球》系列編劇、制片人龔格爾,寰亞電影副總裁鄭劍鋒,廣東昇格傳媒總裁楊麗共同探討大灣區電影產業如何增效提速并走向世界,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龔格爾說,《流浪地球2》與大灣區緣分深厚,不僅幕后眾多人員來自大灣區,在制作過程中更首次跟廣東的眾多制造企業進行學習。談到“灣區電影”的打造,龔格爾表示非常喜歡科幻電影《明日戰記》,“期待大灣區能夠成為中國科幻類型影片百花齊放中非常亮麗的一支”。
壞猴子影業近年來已有三部作品在廣東拍攝。王易冰認為,大灣區發展電影產業有三大優勢。一是自然環境,氣候穩定,適宜電影制作;二是人文環境有著獨特的氣質;三是城市管理水平高,讓劇組得到很好的保障。
在“創新人才助力人文灣區電影精品創作”圓桌對話環節,FIRST青年影展創始人宋文、香港資深電影人田啟文、澳門影業協會會長鐘楚喬、廣州有好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何君、廣東珠影影視制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佳笳共同探討灣區優秀電影的合作交流和人才培養。
談到大灣區如何協同合作加強人才培育,田啟文表示,香港在這方面有著更多成熟的經驗,他強調要提升行業的專業教育。
《大灣區電影市場產業報告》發布
多部灣區新片登臺推薦
當天,文娛產業媒體毒眸聯合阿里影業燈塔研究院聯合發布了《大灣區電影市場產業報告》。
廣東作為國內最大的票倉所在,已經連續21年穩坐全國省份票房榜冠軍,是粵港澳地區的“電影重鎮”。燈塔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省總票房為37.9億元,粵港澳大灣區的9個城市貢獻了廣東總票房的8成以上。
在當晚舉行的“光影魅力”推介環節,《奇跡·笨小孩》《還是覺得你最好》《平凡英雄》《雄獅少年》《明日戰記》《豬豬俠大電影·海洋日記》等十部灣區電影作品獲得致敬榮譽。隨后,即將上映的新片《暴風》《斷網》以及《譙國夫人》《我愛你!》《我,就是風!》《老師,別哭》《與你相遇的日子》《同學們》等新項目悉數亮相,并由主創進行推介。此外,《奇幻小人國》《斷鴻》等十多個全新電影項目也通過視頻進行聯合展示。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