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濮陽市戚城文物景區:探訪“中華第一龍” 感受“華夏龍都”氣韻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張雨晴):2月19日下午,“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濮
青島2月22日電 題:山東青島借助數字科技讓文物保護與傳承利用“活起來” 作者 胡耀杰 蔡亞群 “復制窟整體長17.9米、寬13.6米、高10米,真正實現了云岡石窟第3窟西后室1
本報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張天培)記者從公安部獲悉:2022年,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推動全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向縱深開展,切實織密織牢文物安全防護網,堅決捍衛國家文物安全。據介紹,截至2
杭州2月26日電 題:浙江文旅觀察:文物IP如何出圈? 記者 童笑雨 浙江省文旅廳黨組書記陳廣勝日前在浙江省文物局長培訓會上坦言,在文物活化利用領域,浙江在全國談不上拔尖;浙江省
太原2月25日電 (任麗娜)“要讓陶寺遺址博物館展陳承載中華文明符號,讓文物‘活起來’,喚醒公眾心中最初中國的共識觀點。”“要豐富展陳的深度和廣度,加強中華文明的國際表達。”“要呈現中國的世界之
長沙2月24日電 (鄧霞 李明潔 許寧寧)2月24日,“與天無極 璀璨秦中——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在湖南博物院開展。120組陜西古代文物精品,以時間為脈絡,以周秦漢唐文化為主要軸線,為參觀者
廣州2月24日電 (記者 程景偉)“色絲繡艷——廣州博物館藏花鳥織繡展”24日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專題展廳開幕,共展出廣繡織品等文物68件(套),展現廣繡的工藝特色與風格。 廣州博物館
北京11月4日電 題:臺灣文化界人士:文物保護要從“心”做起 作者 王捷先 朱賀 連日來,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破損事件引發島內輿論批評,院方3日晚間公布懲處兩名職員。有島內文物保護
我國藏寶、賞寶的傳統很悠久,影響極深。可是,藏寶、賞寶固然可以怡情,卻很難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而科學的知識體系對于現代化國家建設與發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攝影是推進文明發展的奇妙工具,以攝影關注
□ 本報記者 朱寧寧 古建筑保護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使用它。 國家文物局近日印發《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專門就社會力量參與